第一卷,完卷感言(1/1)


  第一卷写完了,小苏死了。
  故事发展到这,算是有心之举,也算是无奈之法。
  开书之前,我想把这个故事不断的往下发展,但自己写上才发现,自己想的太少、谋划的太少、布局的太少。
  有些时候,写起战斗的场面觉得得心应手,可在修行日常中所掺杂的“信息”不够多,伏笔太少、埋线太少。
  我在写大纲时,有很多想法和设定,比如说天下九州、李家的兴旺史和败落因等等等等,可是很多时候提笔开写,又觉得太过于突兀,不够自然。
  我思来想去,觉得故事不能这么写,这是对我负责,也是为那些支持我的读者负责,也是为这个故事、为这个想法负责。
  仙侠文,有很难的一点,因为修行毕竟无趣,可功夫就是靠平日里细细打磨,一招一式磨出来的,这个过程就像高山流水,时时刻刻都大差不差,初见觉得新颖,但时间长了就会疲劳。
  作为作者,就不能让读者有这种感觉,这就需要在日常中放下一个又一个“钩子”,刺激读者,让他们不停咬钩、不停观看。
  所以我需要提前布局、提前把后续的情节想个大概,再在日常的修行中一点点铺设出来,然后慢慢将其补完,也就是“挖坑”与“填坑”。
  不能让自己的故事越写越窄,不能想到哪就写到哪,这是我这一个月来,写下这三十一章故事情节的感想和反思。
  说完了情节,我们再说角色。
  苏子方这个角色的塑造,我真的很满意。
  聪明、机智、明事理、知进退、懂幽默、有人格魅力、思考问题全面谨慎、但是又有些臭屁、有些自我感觉良好、喜欢装。
  就像只小狐狸。
  上官柔、无定、周仲瑜、李君生这些配角,都在作者的生活中有原型,所以相对鲜活,上官柔的活泼跳脱,无定的外柔内刚,周仲瑜保护他人的执念,李君生看似跋扈,却又内心善良。
  只是限于篇幅,没法再展开更多,完善更多,构建更多。
  但抛开这些角色,塑造其他的配角或是路人时,有些时候就有些扁平。
  苏子方咋就青妙山真大宗内的掌教师父、师伯师叔、师兄弟们的塑造,真正的做到像个“角色”的也只有两个半:云沉、清禾和清心。
  至于其他角色,只能说还是谋划的不够,没有那么多“故事”和“冲突”带动我把这些角色带动的鲜活起来。
  所以在我看来,还是应该用情节和剧情填充人物,自然而然。
  以上说完,我倒没有遗憾或失落,因为继续创作的心还是依然火热,小说的下一部,就是一个完整的、全部的故事了。
  而这三十一章之中的一些有意思的设定也会继续延续下去,出现在下一部当中,下一部作品,我也会先写出一个完整的、详细的大纲,做一个更加详细的规划。
  于是乎,“探玄妙”就作为下一本书的前传,摆在这里。
  最后,再次由衷感谢“Manfred”、“谦谦君子、背对苍生”、“雷火至圣”一直以来的投票支持,谢谢。
  同时也感谢其他读者对我的支持,虽然不多,但还是谢谢你们。
  下一部作品很快会来,但也请给我些时间。
  

和向武林最高处进发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