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1)
开头第一句,我要感谢正在阅读的你,感谢你能容忍这些文字的枯燥乏味而“坚持”读至此处(虽此言略显老调,可我还是想说)。
窃以为,相对于点赞、评论或是转发等而言,你为之倾注(或虚掷)其上的时间及注意力要更加可贵。若要问还有什么能比之更甚的,那便是:通过字里行间,所能引起你的一丝共鸣、展露的一抹微笑、微蹙的一下眉头,甚或是促使了一段思量的产生——如此这般,对我而言才是“价值”之所在,应该对你来说亦然。
在我开始提笔(准确来说是“敲键盘”)时,头脑里数种指导思想的其中一项是:希望我所写下的东西能不辜负阅读之人的付出,希望写的东西能经得起反复地“检阅”,不论是对于读者而言,还是笔者自身。尽管要达到这种设想还有不短的距离需要走。以这条标准来看的话,这本书(请允许我称它为“书”)显然是不够格的。既如此,那我为什么又要将其呈现出来呢?从鄙人“自恋”的角度来分析,是这样的:这本书虽然写得很糟糕,但其中还是不乏具有“可读性”的段落的。因为在下拜读(匆匆看过一遍)王小波、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亨利·大卫·梭罗、乔治·奥威尔、阿道司·伦纳德·赫胥黎、维克多·雨果、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尼尔·波斯曼等等大家的作品时,对于何谓“好的文字”有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标准,这种标准我现在还无法准确表达,还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当我怀着这种感觉再去阅读自己所写的文字时,发现竟然还能读得下去!这还挺让我开心的。故此,就权且“发表”了出来。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自己过于自我沉溺,而提请诸位批评、指教。
再说下“创作背景”吧。起因是看过尼尔·波斯曼的《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和《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后,才对“媒介认识”有了一个肤浅的感官印象,产生了想要写点儿什么东西表达出来的冲动。当我抬起头四处一瞧,找到了一个主题——都在“刷”手机(此处仅对于片面的象征意义而言)。作品题目《刷过之处》便是由此而来。本意是想写围绕在某种“刷刷而过”的形式之下,某些人的生活情形会是怎样的,以此展开设想及探讨;还斗胆模仿了《美丽新世界》中对未来设想的场景……可写了几千个字,我自己都读不下去,只好作罢。搁置了一段时间后,我渐渐有点气馁了,但又不甘心,便转换了一个思路:把场景缩小,试着只写个人。写某个在当下“信息媒介”的“浸染”下所受到“影响”的人,他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然而实际上你也看到了,连这点也没写出来……
对于内容结构方面,前几章的内容缺乏“连贯性”,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可生活不也正是这样吗?在整体的“平凡”之下偶尔衬托出几项“出彩”的时刻。至于后面的章节呢,不知怎么又混入了“恋爱情感”的因素,引向了言情小说方面……
行了,要说的基本上就是这些了,再次感谢你的阅读。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