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突如其来的破产(1/1)


  1996年4月5日是一个印象非常深的日子。这一天上午,我骑着自行车到工行营业部办理了一笔银行汇票,中午在食堂吃了饭,下午上班的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法院来人了,法院将车间大门贴了封条,仓库、办公室也都贴了封条,整个工厂机器不响了,人员都放假了。法院告示贴出来了,丝织厂被宣告破产!
  “破产了!”财务科的办公室也被封了。我们都退到了宿舍里。作为县属大集体企业,丝织厂破产了,由于债务沉重,负担不了银行的利息,关键还有一笔美元借款,人民币贬值导致债务负担更大,1953年建厂历史40年的厂子破产了!这下子终于不用和兄弟厂争究哪个才是老厂的继承者了,我们厂是老厂分出来的,兄弟厂是新建的车间,分家的时候丝织厂分得的是老厂房老设备和存款,兄弟厂分得的是新厂房新设备和部分贷款,所以一个根两个蔓,但自1953年起的财务档案在丝织厂,因此继承者之争成为了一场口舌。现在这个争论终结了,兄弟厂成为了唯一的存在。
  破产清算组组成了,以法院经济庭为主,由市经委、市工商局、行业办公室、丝织厂原领导组成。根据破产清算组的第一个文件,丝织厂的员工集体放假,财务、办公室人员留下作为清算组的组成人员协助清算组管理和处理丝织厂的资产及账务,其他人员根据清算组的需要随时等候通知。
  我们财务科长作为清算组的财务负责人给我们留守的财务人员开了一个会,工作马上就回密集地来了:资产盘点、催收账务、协助评估等等,我们都必须积极得干。在这个会上,厂长应该叫原厂长透露“破产”是跑出来的。原来破产也是有指标的,并且由于丝织厂有一笔美元贷款,破产更是难上加难,最后经集团领导和厂长在政府陈述丝织厂当前的困境,连续跑了一个多月,丝织厂才终于获得破产,有了一个甩掉包袱重新经营的机会,“破产”很难!

和重生,一定要保本差不多的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