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1/3)


  对于每个人来说,每个人对社会期望有很多,在方方面面都有,对社会上任何未来要接触到的东西。小时候会想过年的新衣服,开学后的同学相聚。青春期时会想她或他明天会对自己说什么。未来要一起去一个学校,同一个地方工作。出了社会就在设想另一半的条件,在婚姻中能为自己的贡献。这些都是个人长远理想,或是对未来的预判。再细致来说,在相处关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预判,两人开心的结果是,你符合了我的预设结果。孔莹就是这样,总是要按她的预判走我没有必要再成为她预想中的人了。有些事情,个人也无能为力去改变。改变一个人更难,何况是没有是否结果的事情。她坚持她的观念,我和苦苦追求。在人们相处的关系中,明哲保身也很重要。
  而他那玩世不恭,事不关己样,是否是一个好的态度呢,对来说自然点好,顺从它来了之后,你会发现这根本就没什么问题毛病,做的事都是合理的。其中人与人之间没多少爱恨纠纷,很多都可以大事化了小事化无。也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与人真诚。在有所保留的人眼中,会对此做更多的考究和计算阴谋。这不是一种坏事,是人自我保护机制。过河前谁都要探探不桥是否还坚固。总之还是往多了的好处。我很喜欢他的表现。做到他那样子,不是简单的你想就可以,你内心得允许,你还不是你的主人,你还有很多个你。你能做的决定只是一小部分。你连你梦都控制不住,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自己真实体验,梦境与现实分不开。后面这句也只是我发的牢骚。
  那次之后,我们也没有过多热闹时光了。冬天已悄然来临,慢慢的夜长日短,给人的感觉就是,不要做过多的活动,天黑了就回家。天气也慢慢变冷了,晚上的活动也不合适了。大伙都减少出门了。公司里也开始忙碌起来,年底赶货了。去找李敏的机会都没了,那时候不以为然,毕竟工作还是要做的。先要敬业,才可以对社会做评论啊。叉腰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的确实令人讨厌,不知道他为社会的贡献是不是分贝值。但没想到,跟他在此的社会探讨也成为了绝唱,鲜有两人在一起的机会,我也很少涉足于此。来年春天他就离开这里了。
  对于他的生活,及我在这里的生活,已经结束了。听到他要离开的消息,虽然知道这一刻会来临,真的来的时候自己还是蛮惊讶。有天去他那坐,有好几个人再聊天,任琳听到他要离开,我反复确认后,陷入沉默。想象他离开后会怎样,他会怎样,我会怎样,这里会怎样?大家还能在一起热闹吗?还会来一个这么样的一个人么?你说情绪嘛,倒没有多少,无论悲伤,伤感都没有?自己早就学会理性思考问题?第一上头的不是情绪急充。

和我认识的他差不多的小说推荐